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鳥 事

自從呼朋引伴去看大安森林公園群聚在潭島上的各種大鳥忽然驚覺到台北市的鳥怎麼那麼多了
現在大街小巷幾乎有樹就有鳥而且不只是麻雀而已鄰居有棵漂亮的櫻花樹,連可愛的綠繡眼也來了還有每天早晨都可以在不同的鳥叫聲中起床以前是住在鄉村才會有這福分啊!

是我們的生態環境改善了嗎恐怕不是吧!現在的人口是數十年前的多少倍空污指數又是從前的多少倍那是什麼優越條件吸引那麼多鳥兒移民到此

想到的唯一解釋是動物保育意識抬頭民眾生活也改善了無需靠打鳥為生在飢不果腹的年代鳥兒在人頭頂上是沒有生存空間的
鳥多似乎是好現象至少可以證明我們住的是無毒氣環境……

家裡的陽台上鳥也不請自來還留下糞跡來一次太太就沖洗一次怕的是禽鳥帶來傳染病近年來禽流感一次比一次猖獗幾乎非醫藥所能招架只要有疫苗病毒就變種

曾有人說過未來人類最大的敵人是病毒筆者寡聞直到前幾年感染不知名的病毒去了榮總才知道原來病毒是無藥可治的醫藥只能「協助」人體的免疫力去自力對抗,換句話,免疫力不夠強的就等著說再見吧!這也是那年SARS引起全球恐慌的原因。

我是看過希區考克「鳥」電影的一代,大導演讓我們開了眼界,銀幕上群鳥攻擊人類的震撼畫面一直存在記憶中,那種驚悚的場景未必會在現實中成真,但禽流感的侵襲確實已經發生了。

試想如果一種毀滅性的病毒攜帶在禽鳥身上,那會演變成多大的災難?恐怕要超過希區考克製造的鳥害許多吧?更棘手的是防不勝防,病毒專家說H7N9在禽鳥身上不會發病,是傳給人之後才作怪,所以衛生當局再也無法以撲殺病雞的方式遏止蔓延,因為不知道那一隻身上有病毒,總不能把世界上的禽鳥全殺光吧?


奇怪的是好像沒聽說過朝野有力人士關心研究這個潛在的大問題這又是誰該管的鳥事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