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的共和黨參選人川普先聲奪人俾倪群雄,令同黨參選人望而生畏紛紛退出競選,與眾不同的是川普沒有競選顧問團,他說︰最好的顧問就是我的直覺。
台灣的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說她在高二以前的成績並不好,老師講的課很多聽不懂無法吸收,直到高三才一切改觀,這個轉變她稱之為「進入自我學習的系統」。
政大企管教授司徒達賢也常強調學習必須經過「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才會有用。
鼎泰豐的企業化和品管向為人所稱道,將傳統家業現代化成功的第二代老闆楊紀華說,店裡一切都是看得見的,他不耽心有人偷學,因為別人拿了去也做不到,這就是幾十年的內化實力。
以上幾例看似各不相干,但都與本文的主體有關。
先說學習,我們從家庭到學校的教育過程中,太過於強調用功讀書與見賢思齊,很少引導孩子如何學會自我學習。
自我學習(Self-discipline)是西方教育很重要的一環,原文本意是自我約束、自我訓練。
自我學習是一個觀察與經驗的內化過程,經過內化學習後的成果是別人偷不走的,甚至也不容易傳授他人,沒有過相同經歷的人也很難吸收,這是人類心智進化非常重要的部分,不幸的是我們的教育通常都忽略了。
幸運的孩子出生在開明的家庭,有充分的自我成長空間,沒有太多的僵化教條,重視孩子的身心與人格發展,父母不會動不動拿孩子與別人比較,而是鼓勵和協助他合情合理地完成自我。
每見聰明的孩子很有自己的見地與主張,雖然以成年人眼光來看他或許不夠成熟,但在孩子的心智成長階段非常重要,如果這一段沒有完成,極可能終生都過得渾渾噩噩沒有主見。
念過明星學校的人都會遇到過許多用功的同學,也有機會見識到一些天才型的學生;而在所謂後段班的學校裡,我們卻發現有更高比例的聰明學生在那裏。
我們不敢據此斷言這是教育制度的失敗,但那麼多聰明孩子沒搭上正確的學習列車總是件遺憾和不幸的事。
人盡皆知做學問與考試是兩回事,可惜的是,在我們的社會通不過考試這一關幾乎等同與高等教育斷了緣分,接著就業的機會也會差很多,社會地位也差很多,想成功往往要多付出很多倍的代價。
弔詭的是,考試其實沒那麼難,甚至可以說摸到竅門的話是很容易得分的。
以數理科來說,善於套公式在解題上是很重要的,至於公式本身的物理意義則屬於做學問的範圍,考試通常是不考的,尤其是大考、聯考沿用的選擇題很難考出一個人對物理意義的了解。
假如學習者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思索「為什麼?」的問題,在初升段會過得很辛苦,因為有太多的疑問找不到答案,除了學習常受挫折外考試成績也不大會好。
在現有的教育制度下,還是應該先做用功的學生準備好考試,不懂的就先背下來,成績還是比較重要,學問大事可以等以後再說。
事實上大中小學的內容是不斷地重複,只是程度逐步加深,有幸擠進頂尖學府的人,過去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地方大有機會「豁然貫通」,不必急於在中小學就弄得一清二楚,也許教育專家們不同意這個論點,但現實就是這樣,孩子沒有太多的選擇。
活化書本的知識不是不對,而是要有相對的環境條件,同時最好要有適宜的個別指導。
有的孩子在幼年期就展現不凡的數學或音樂天賦,這些小天才通常家裡都有個內行的父兄,一般家庭要做到其實並不那麼容易。
記得初中(即現在國中)隔壁班就有位同學,在初三(國三)就把大學的微積分都念完了,後來也在數學領域成就卓越現任中研院統計科學研究所所長,據了解他家裡就有個念數學系的哥哥。
學習之事討論至此,現在來談談直覺。
由於直覺常與「不經查證、想當然耳」畫上等號,一向是成熟社會所鄙視和取笑的對象。
事實上人類的知識迄今對於直覺的研究與了解甚為有限,直覺不只是個感覺,它是個體的基因、心智、經驗…等的無數因子綜合反應,常聽人說︰這事一開始我就感覺不對,或者感覺怪怪的卻說不出個所以然,這就是直覺。
直覺的神奇之處在於有時判斷比千萬言的客觀分析還準,許多成功的投資人都不諱言最後抉擇往往是訴諸直覺而不是依賴他們的幕僚群分析師。
直覺與經驗有關但也不全由經驗而來,毫無經驗的嬰兒也有他們的直覺。
我們更發現,舉凡人類的天賦大多屬於直覺的範疇,後天學習而來的通常不叫做天賦。
有些人就是有科學領域的數理天賦;也有些人在藝術領域天生超凡出眾。
這些人的境界不是一般人經由學習就可以達到的,如果你相信人生而平等,那這就是例外;如果你相信世上本來就不平等,這便是其中一例。
假如自認在科學、文學和藝術上皆無所長,也不必氣餒自棄。
天賦從來就不是按照人為的分類來配屬的,以上皆非的例如善於觀察也是天賦的一種,善用工具也是一種,此外還有善於歸納、善於演繹、善於領導統御……不一而足,這些天賦如果運用得當照樣可以出類拔萃登峰造極。
培養人才必先發掘其天賦與性向,然後才是因材施教訓練其學習能力。
直覺的重要性不必作誇大解釋,但教育制度與為人師、為人父母者都不應該完全忽視這個部分。英美小學為什麼採小班制?就是讓教師看得到學生的個別差異,先了解受教者才有可能因材施教。
在本文結束前,再回頭談川普,一般人只知其思想另類發言勁爆,看過「誰是接班人」影集的朋友可能覺得他是個現實而不留情面的老闆。
媒體比較少介紹到的是,川普是軍校出身(紐約軍事學院),也念完了舉世聞名的賓州華頓商學院,我們注意到他接受過的教育文化就是如此的兩極化,勢必對他個人的心智成長有過很大的衝擊與洗禮,從而塑造出川普這種獨特的人。
深入報導的媒體說,川普非常講求紀律,本身也是極其自律的人,辦公室裡永遠有條不紊,桌上放了很多資料但都整整齊齊堆疊成行,每天一大清早就開始工作,凡此可能都與他受過軍事教育有關。
此外,川普是個工作狂也為人所知,又受過全球首屈一指的企管教育,所以,把這些拼湊起來……你會認為他只是個普通的無厘頭嗎?如果他只是個瘋子,會有那麼多理性的民眾追隨他嗎?
依筆者看來,川普是個凡事講求精準的人,其競選言行至少有部分是經過設計的,他本人只是臨場照本宣科,極有可能是依據大數據(Big data)統計分析過的民意歸向來設計劇本,才會常有一擊就中的高命中率,萬一失手失言立即調整策略也毫不耽擱。
不論川普是否理想的總統人選,至少他目前還是贏家,就算最後沒當選,美國政壇也經過了川普旋風的徹底洗禮。
為什麼要談川普?除了他自以為傲的直覺外,他個人特殊的學習歷程是不是一個值得教育界好好研究的課題呢?
政治人物是一時的終將過去,教育才是百年大業影響深遠,今日檯面上的人物就是過去教育的結果,胡適說過的,要怎麼收穫就怎麼栽。